Search

#半熟倫敦 #EP1 #一天三十一小時 #聯合副刊專欄

真正決定留學英國,應是...

  • Share this:

#半熟倫敦 #EP1 #一天三十一小時 #聯合副刊專欄

真正決定留學英國,應是在前年秋天,卻因兵役暫緩一年,距離我真正踏上飛機已是一年半後,在這段日子裡,又因疫情而時常在能不能去之間擺盪。訂了航班被取消,學校政策捉摸不定,連帶簽證也是驚險拿到。誠實地說,這趟留學的期待值在混亂和未知中減弱不少,取而代之的是擔心、困惑和無所適從。

疫情下搭機如臨大敵,全程佩戴口罩,酒精也隨時派上用場,我從北方穿越歐亞大陸,經過西伯利亞、北歐,最後抵達倫敦希斯洛機場,說來也快,台灣的一天都還沒過完,我已經穿越大半個地球,來到世界另一端。

換上英國時間,彷彿這天多了別人七小時,出關時已是傍晚,我拖著行李前往租屋處,那是在 Little Venice 一帶,抵達時天色已暗。然而時差讓我一點睡意也無,又立即跳上地鐵,初訪夜生活豐富的 SOHO 區。華燈初上,Friday Night 燈光比星辰燦爛,人們在戶外飲酒作樂,彷彿病毒與他們無關。相較之下,我這個緊戴口罩的新人顯得格格不入。

儘管如此,第一個倫敦夜依然難忘,轉個彎便見 National Gallery,過個角就是 Big Ben 映入眼簾,這些我曾在不同媒介上專注凝視的對象,如今真實呈現眼前,猝不及防,卻讓一切再真實不過,我真的來到倫敦──終於,留學之旅開始了。

第一次的迷人在於想像,但回憶的強烈是不虛假的。就像我第一次看見大笨鐘,是以一個奇異角度,望著被五花大綁的鐘塔和隱約可見的表面,我照了張相傳給朋友,他回:「這是哪裡?」是啊,相片是無法捕捉那「第一次」的感覺,儘管不如想像中的好或壞,儘管不會照著自己設定好的劇本搬演,我們依然永遠記憶著第一次,猶如我不會忘記第一次站在泰晤士河畔的悸動。

異地的亢奮伴隨著不安,然而我想著,有多少人曾在這座城市駐足,我此刻也站在相同位置,恐懼似乎縮小了一點,因為 Someone has been here,因為我經歷的每個情緒與溫度,都早已有人經歷過,他們展現生命的韌性,我想我或許也可以──I am here.

一個人在海外生活,像個海綿,記方向、記環境、記這座城市的氣味與身體反應,我感受全身都在使力,探尋一個初來乍到的世界,卻也理解自己其實有許多潛能,在種種不適中摸索自在過日子的模式,如同嬰兒適應母親外的世界,痛苦而喜悅地急速成長。

留學生活才剛開始,但我不會忘記有著三十一個小時的這天。

網頁版:https://reurl.cc/Y6AZll

#MediumWellLondon #13DEC2020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寫字的人,表演的人。 來自臺灣,現居倫敦。 Writer / Performer Taiwanese based in London.
View all posts